蚊母的形態(tài)特征是什么?

常綠灌木或中喬木,嫩枝有鱗垢,老枝禿凈,干后暗褐色;芽體裸露無鱗狀苞片,被鱗垢。葉革質(zhì),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長3-7厘米,寬1.5-3.5厘米,先端鈍或略尖,基部闊楔形,上面深綠色,發(fā)亮,下面初時有鱗垢,以后變禿凈,側(cè)脈5-6對,在上面不明顯,在下面稍突起,網(wǎng)脈在上下兩面均不明顯,邊緣無鋸齒;葉柄長5-10毫米,略有鱗垢。托葉細小,早落。

蚊母的繁殖方法是什么?

可用播種和扦插法繁殖。播種在9月采收果實,日曬脫粒,凈種后干藏,至翌年2-3月播種,發(fā)芽率70-80%。扦插在3月用硬枝踵狀插,也可在梅雨季用嫩枝踵狀插。移植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,或2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,需帶土球。栽后適當疏去枝葉,可保證成活。蚊母樹可在春夏季節(jié)扦插繁殖,還可在春季用播種法繁殖。等小苗長到合適的大小時進行造型。也可用生長多年植株矮小、蒼勁古拙的蚊母老樁制作盆景,一般在春季發(fā)芽前或雨季移栽,移栽前先對樹樁進行一次粗剪,剪去多余的枝條,根系也要適當修剪,剪除過長的主根,多留側(cè)根和須根,挖掘后做好保鮮保濕工作,先栽在瓦盆或地下“養(yǎng)坯”,等成活后再進行造型,并移入細盆觀賞。

相關(guān)新聞

要聞推薦

專題報道